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书评] 读完《局外人》的感觉

[ 226 查看 / 1 回复 ]

实际上,我刚读完《局外人》的时候,其实是有点摸不清头脑的。或者说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觉的。空下来的时间看了看《局外人》书后附着的加缪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说,发觉自己在读完书之后再读这个终于是能够“用明确的话抓住一点自己的感觉”。这也可能是我愚钝的另一种表现吧,很难说“只有依靠作者的解释才能认识到作者的精妙之处”是敏锐的。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甚至嫉妒我同学的感受力。不过他毕竟和我不一样,大家都只是失去一部分,换取更想要的一部分罢了。
读完鼠疫之后,初看《局外人》前半段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和鼠疫带来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我原以为如此。但是实际上……要传达的东西和《鼠疫》本质无异。两本书都说明了加缪身上一种……乐观主义,或许我可以这么说?也就是,苦难的来临不需要理由(鼠疫),生活的荒谬(我甚至不好说正义/非正义,我只能用荒谬这个词概括)也不需要理由(局外人),重要的不是理由,而是如何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用我同学的话来说,人道主义。“艺术家不置身事外,要求他服从谦卑且普遍的真理。”
不过,《局外人》在表达方面藏得比《鼠疫》更深——如果用一个不太常用的比喻,这就像你一直以为勤勤恳恳的作者在你身边种地,人畜无害,然后当他拿出引爆器的时候才会发现你的脚边埋满了炸弹,就是这样的感觉。作者越是详细描述主角的“无感情”,以及主角遭遇的一切不公正和荒谬,就越是为书最后的爆发而埋铺垫,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想表达的一切在被压缩至无法压缩然后突然向我扑来如海啸一般。嗯,在我看来挺高明的。
顺带一提,说到结尾方式,之前看的《巴提斯塔的荣光》的结尾方式有如突然把脚下的地面抽走一样,也是令人吃惊的结尾。
最后说回来,虽然篇幅真的挺短的,不过读的体验真的相当的好。初读不知好,事后想想可以谈论和思考的点很多。

话说发现还可以换帖子开头的那个图标啊~
最后编辑Mayrain 最后编辑于 2024-05-16 09:33:42
1

评分次数

    分享 转发
    TOP

    有点虚无的人,或者有空心病的人看这本书特别有感触。默尔索对周边的人或事物都是以无所谓的态度看待的,虽然也有感情但是不愿意演戏,有点像是赌气,上帝擅自创造了人类又擅自安排好了一切完全没有考虑本人的意见,又或者根本没有上帝,所有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人类的存在都是一个巧合,既然莫名其妙的存在,那么也会莫名其妙的消失,一切都不由人本身的意志决定。那么我存在的意义的又是什么?我又为何要存在?越是这么想就越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越发的不愿意和外界有多余的互动,我忠实自己就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无意义,人生经历是无意义的,我为什么要在没有意义的事物上浪费时间,所以世界在他看来是没有色彩的,也没有美感,自然也谈不上幸福。
    可默尔索被安排了一场荒谬的谋杀案,马上开刀问斩,他的内心活动肯定在想以前认为的NPC们不想理你们也就罢了,今天反倒是假惺惺的让我认罪,又是用不可置信的眼神认定了我是丧尽天良的杀人犯,真是受够了,明天想办法大闹一场。主角有了一个目标,想要对抗这场荒谬的审判,反而自身有了存在的意义,有了和外界互动的动力,看待世界的视角也就不一样了,于是感觉到了幸福。以上是我的读后感,大学时代看的,剧情记不太多了。
    1

    评分次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