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短篇] 老杨的一天 - 更新(上午)

[ 5931 查看 / 4 回复 ]

随着旧城市的慢慢消失,许多情景也在随之消失。一直就想写一个关于此的小小短文,来讲述着城市中平凡人平凡的生活。所以这次借着林海的专辑《琵琶相》,构思并形成了这篇短文的结构,目前完成了第一部分,也即是晨。印象音乐则是《琵琶相》的第九首《反璞》。
视角采用了老人,尽可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印象、感触来表现这个平凡的故事,正因为此,所以其中可能有许许多多的错误吧。

-------------------------------------------------------------------------------------------------------------------

叮铃铃铃……

叮铃铃铃……

老杨缓缓睁开眼睛,他已经习惯了闹钟的铃声,更何况,这点声音对于听力已经大不如前的他来说也根本不算什么。

他躺在那里,盯着闹钟上的指针看。

为了方便他把闹钟按掉,小儿子特意把闹钟放在他伸手就能够到的最远的距离。小儿子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也只是在不打扰到老爷子的情况下为他图个方便而已。

六点。

又过了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千四百四十分钟,八万六千四百秒。

老杨不擅长数字什么的,但他却让小儿子告诉自己这些关于时间的计数,死记硬背下来,还特意抄在自己平时记点东西的小本上,生怕忘记。他觉得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深切的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对于自己这样一个老人来说,每一秒的流逝都代表着生命的流逝。

有些吃力的爬起身来,他靠在床背上发了一会呆。昨天被隔壁的老刘头叫去,非说要切磋一下羽毛球,结果两个上了岁数的老人都累得精疲力竭。老杨回家后被小儿子一顿数落,说他这么大年纪,还要逞能比什么羽毛球。老杨听此也只是笑笑而已,但昨晚还没感觉什么,今天早上就觉得全身疼痛了。

老啦……不中用了……

老杨感慨道。

想当年,自己和老刘头可是在这条胡同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没想到这晃晃数年一过,自己和老刘头都老了。

穿上衣服,老杨把床被重新铺好,端着脸盆去打水。小儿子虽然在院里盖了自家用的厨房,但老杨就是不适应,总喜欢那在院里的自来水管打水的感觉,原来夏天时,他就干脆把那根水管当喷头了,身子一弯就在那里冲澡。老刘头隔壁的李大妈每次看见都要皱眉头,说他没公德。当然,老杨也不在意,他知道李大妈只是爱唠叨,而没有什么敌意。


走出屋子的那一刻,老杨回头看看放在箱子上的相框中的照片。

那是自己已经去世的老伴。

她离开自己已经两年多了。

每次一看到照片,老杨就会感叹:“唉,你怎么就这么去了。”不过他随后又会想:“老伴啊,我离见到你又近了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千四百四十分钟,八万六千四百秒啦。”

老伴刚走的时候,老杨好一阵难过,他们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后来结婚、生子,十分的恩爱,生活虽然贫苦,但却幸福快乐。但渐渐的,老杨就觉得没什么了,虽然他还是会想起老伴,却已经不再难受。人嘛,总会有这么一天。但是,自己一定还会见到她的,老杨坚信如此。因为他原本就是个比较豁达的人。


***


哗啦啦啦……

哗啦啦啦……

水盆里渐渐满水了。老杨心说糟糕,刚才有点心不在焉,结果水接多了。

唉……自己真糊涂。这么多水,要是倒掉多可惜呀,但自己又觉得端不好,就这么端着,还没到屋里就该洒的差不多了。

“老杨啊,打水哪。”老杨正在发愁,身后传来了老刘头那慵懒的声音。

老杨心中一喜。这老刘头别看身子瘦小枯干,那双臂、双手的力气可是大得很,过去在厂里干活,就数他能搬能扛。在家里,换个煤气罐也跟玩一样,自己可没法和他比呀。

“哟,怎么?老杨,水打多了吧?”老刘头看看老杨手中的脸盆,笑着说,但他没有调侃的意思,“我帮你分点吧。”

老杨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向老刘头点点头。于是老刘头飞快的回屋,拿出自己的脸盆来。

哗……

老杨盆中的水减了半,都跑到老刘头的盆里面去了。

“行行,这下子不用自己打水了。”老刘头拍拍老杨的肩。

老杨把脸盆端回屋,又从暖瓶中倒了些热水到盆里,这才把毛巾放进盆里投湿,慢慢的在自己的脸上擦了起来。

小儿子曾经给自己买过洗面奶,还说什么现在大家都用这个,对面部皮肤有好处。老杨心里不以为然,心说自己都这么大岁数了,那张脸风吹日晒的都千沟万壑了,还要什么保养?再说了,自己脸上别说油,恐怕连汗都出不了多少了,用普通的肥皂多好,比那好几十块钱的什么洗面奶强多了。所以,家里肥皂倒是买了不少,而小儿子买的洗面奶却放在架子上,只用过一次,那次还是小儿子挤出来点,教自己怎么用的。

过一会儿,老杨洗完脸,用梳子好好拢拢头发,这是他唯一会做的对自己的打扮工作。那把梳子还是老伴最爱用的。那个时候,老伴总说自己的头发乱糟糟的,也不知道梳理梳理,然后就会拿出这把据说曾经是大清朝哪位贵人用的梳子,替自己梳头。梳着梳着,老杨也养成了习惯,即使老伴哪天忘记了,老杨也会自己去梳头,然后让老伴看自己的头发怎么样。一到这个时候,老伴就会笑着说好看。虽然知道老伴多少带点敷衍的意思,但老杨还是觉得高兴,他觉得自己的老伴眯起眼睛笑的样子特别漂亮。另外,至少他还觉得自己比起老刘头和隔壁院那几个总是蓬头垢面的老家伙们更体面一点。

一切都收拾好了,老杨拿起装着钱的小塑料袋和钥匙串,走出家门,每天这个时候,他都会蹬着自己最宝贝的那辆小三轮车,到附近的早市去买菜。

“老杨,去买菜呀?”老刘头这个时候还在洗脸,老杨一直不明白他究竟为什么会花那么长时间洗脸,看他总是用毛巾蘸水在脸上胡乱擦的样子,应该不至于花那么长时间呀……

不过都是老邻居了,老杨也懒得理会,他笑着点点头说:“是呀,今天也给那小子买点好菜的。”

“慢点啊。对了,帮我买两个胡老板家的菜包子回来啊。”老刘头所说的胡老板,是个在早市附近开家小饭馆的人,主营包子和其他主食,也有炒菜,但原本应该作为主业的炒菜总是没什么起色,反而是作为副业的包子先博得了名声,便宜好吃,按小儿子的话说,那叫性价比好。一次买十几二十个包子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人问干什么买这么多呀?买者回答说:早饭吃完了当午饭吃,午饭吃完了当晚饭吃,反正比自己做的好吃呗。

您瞧,这倒也方便。


***


叮铃铃铃……

叮铃铃铃……

蹬上小三轮车,老杨出发了。

老杨住在湖的北面,早市在湖的南面,穿过中间的一座有百年历史的石桥,再有那么四五分钟就到了。从住房角度看,老杨住的地方那绝对属于黄金地段,这里挨着交通大道,离繁华地段又近,而且这里也是紧挨公园的老住宅区,怎么说也都有百年历史了。大儿子和二儿子撺掇自己把这里的房子卖了,搬到城区北边的楼房去住,这是好心,毕竟楼房方便,而且住在一起,怎么着也都有个照应。但是老杨拒绝了,他觉得这里没什么不好,住在这里有几十年了,也不觉得不方便,更多的是,他舍不得那些老邻居,平时聊个天下个棋打打麻将,小日子过的挺好,搬到楼房去的话,他每天就只能抱着电视机过活了。这样的生活老杨可不干。

早市早已喧闹起来,原本就不宽的地方挤满了人,小贩在这里摆摊,大叔大妈大爷大婶在这里买菜,弄得是水泄不通。没人在乎,也没人管,反正大家都觉得方便,也觉得高兴呗。

推着小三轮车,老杨开始四处寻摸要买的菜。这些菜有些是自己买来做饭吃的,有些则是帮小儿子的。

小儿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总是不顺,后来一下狠心干脆就和朋友一起在这附近盘了个店下来开饭馆,别看他找工作不行,但开饭馆倒有点水平,一年多下来,这饭馆倒干的有声有色。没多久,小儿子的朋友不知从哪弄到的出国的机会,就干脆把自己的股份按低价都转给了小儿子。于是这饭馆就变成小儿子独立经营了。

这下子,小儿子决定大展宏图,把饭馆搞好。老杨听他说,他总在研究网上的评价和宣传方式,每次都会写点心得什么的,然后根据网络上的消息,调整饭馆的东西。

不过老杨一直就没弄明白,那个网络什么的,究竟是什么。而且他也没看见小儿子钓鱼呀……

每当说起此,小儿子就说父子之间有深深的代沟,老杨深信不疑。不过小儿子为人虽然有时滑头了点,但也颇为正经,对老杨也很孝顺。所以对于那个网究竟是渔网还是什么网,老杨也从不去管,反正谅那小子也不敢用蜘蛛网这个词糊弄自己。

“老杨,您也来买菜呀?”向老杨打招呼的是隔壁院老罗头的老伴。其实这已经是重复了无数遍的话,但老邻居了,不打声招呼心里总是不舒坦。

“是呀,不过您今天可够早的呀。”

“嗐,可不是么!今天儿子儿媳出去的早,我这买完菜可还要赶紧送孙女去学校呢。”

老杨这才注意到那个有点怯生生的小女孩,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平时常见面,但这个小丫头就总躲着自己,生怕自己把她吃了似的。

老杨伸出手,想摸摸小丫头的头,但小丫头动作挺快,一下就又躲到老罗头老伴的身后去了。

“不能没礼貌,出来,叫杨爷爷的。”老罗头老伴斥责孙女说,然后带着歉意向老杨笑了笑。

“没事没事,别怪她。”老杨不以为意,说,“那您也先忙着,我也赶紧去买菜了。”

“好,慢点啊您。”

老杨走出没几步,又回头看看身后,发现那个小脑袋探了出来看看自己,但马上又缩了回去。


“哟,杨大爷您来啦。”卖菜的小贩一看到推着小三轮的老杨,赶紧热情招呼,老杨可是他的老客户了。

“小子,今天生意也挺好嘛。”看着小贩前面的人,老杨调侃说。

“那都是托您和各位的福。”小贩很机灵,嘴上恭维着人,心里也已经乐开了花,今天估计收入不错。

“那也是因为你这孩子心性不错,菜也新鲜,也从不来不弄什么缺斤短两的事儿,大伙才爱买你的菜。”老杨还没说话,倒是一个心直嘴快的老年妇女说话了。

“是啊是啊,这孩子是挺好。”

“没错没错,我可爱买他家的西红柿了。”

“对对对,还有黄瓜也不错。”

一句话引来了无数句,大家似乎不是来买菜,而是来聊天的。

老杨把小三轮推到一边,走上前来,小贩十分机灵的递过一个塑料袋来。老杨挑了四个大西红柿,弄点蒜,这就把晚上吃的东西备齐了。他中午一般都是去小儿子那里吃饭的。

西红柿鸡蛋打卤面,老杨很喜欢吃这个,因为这是老伴最拿手的东西之一,久而久之的,老杨自己也学会做法了,现在连开饭馆的小儿子也不时跑回来吃这面,当然,只要老杨做的话。

另外的那个大西红柿,是老杨中午让小儿子做糖拌西红柿用的。

“您慢走啊!”小贩的声音犹在身后。老杨已经朝着另外一个摊位去了,买圆白菜、土豆、茄子、芹菜等等,这些就是专门帮小儿子买的了。

另外,他也没忘记帮老刘头买两个菜包子,因为他自己也要去那里吃早饭。


老杨蹬着小三轮车,回到了自家的院门前。

听到那熟悉的车铃声,老刘头探出头来,说:“老杨,回来啦?”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眼睛一直盯着老杨的小三轮车。

“没忘了你的包子,拿去。”老杨拿出用塑料袋装着的菜包子,被老刘头一把接了过去。

“今天胡老板生意不错,差点就买不着了,我看老李家就比我晚去了五分钟,就没买上。”

“是是是,这片的人都指着胡老板的包子活着呢。”老刘头嘴也损,一句话就把街道的人都得罪了。

“你还是吃你的包子吧。”

老杨把小三轮停回老地方,把自己要用的菜都拿回屋里去,看看闹钟,小儿子也该起床了,等会儿就把这些菜给他送过去。
最后编辑瑞树 最后编辑于 2009-06-04 20:17:41
本主题由 见习版主 Decorated~38324 于 2012/7/22 18:59:12 执行 主题分类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回复: 老杨的一天 - 更新(上午)

继续写到了上午的部分,这次的印象音乐是《琵琶相》的第三曲《凡人歌》与第七曲《欢沁》。

杂乱的人物与对话,我觉得是这种街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

叮铃铃铃……


叮铃铃铃……


老杨又蹬着小三轮车出发了,给小儿子送菜。小儿子这人其实不懒,但睡觉就是起不来床,总要多耗一会儿才有精神头。据说也是因为每天晚上都Q什么,什么游的弄到挺晚才睡。老杨也懒得管他,都是大人了,自己应该学会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杨大爷,又送菜去哈。”住对门院的中年男人大明看到老杨蹬着小三轮出门,笑着打招呼。


“是啊,估摸那小子也该醒了,怎么,今天不去那儿吃饭?”老杨眯起眼睛笑呵呵的,明目张胆地替自己的儿子拉起生意。


“去去去,今天我休息,晚上拉上几个哥们到您儿子那儿喝酒去。”大明是个出租汽车司机,平日跑出租挺辛苦,而且还不能喝酒,这次申请了几天休假,好好在家休息。大明是个爽快之人,热心肠,街里街坊有什么事情,他都愿意帮忙,遇到邻居们有需要用车的时候,他都直接拉送,而且分文不取,为此,大明没少遭他媳妇儿埋怨,不过大明媳妇儿也是明理之人,埋怨大明也只是图个嘴上痛快,过会儿就没事了。邻居们也知道大明辛苦,所以平时如果没有特别要紧的事情,也从不向大明开口。



小三轮拐过弯,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前面,吓得老杨赶紧捏闸停车,这仔细一看,原来是住邻街,上小学三年级的小龙。


“杨,杨爷爷,您吓死我了。”小龙抚着胸口说。


“小龙啊,慢点,别总跑,看着点车。”老杨安慰他说。


“因为已经迟到了呀。”


“那也得慢点呀,要是磕了碰了,你爸妈得多担心呀。”


“……嗯,知道了。”


“知道就好,去吧,别跑啊!”看着小龙从自己身前走过,老杨还是有些担心的回头冲他说。


“放心吧,杨爷爷。”


“这孩子,真是……”老杨摇摇头,苦笑道。不过他似乎忘了,自己和老刘头,那时候只怕比他还要能折腾吧,只是那个时候,街道里根本见不到靠轮子行驶的东西罢了。



在湖畔骑车,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距离虽短,但老杨很享受这个过程。


打太极拳的、钓鱼的、做操的、跳舞的,干什么的人都有,而且各自有势力范围,互不干扰。老杨没有加入其中,他只是蹬着自己的小三轮车,每天往返于这里,作为一名旁观者,看着这一切。


看见邻居,打声招呼,看见朋友,说几句话,对老杨来说,日常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如水,但他却总能从其中发现快乐,能做到这一点,他已经很满足了。


小三轮来到小儿子开的饭馆门口,门已经打开,小儿子眼神迷茫的站在饭馆里,似乎像在打瞌睡。


“你是不是还没醒?”老杨问。


“爸,早啊,没事儿,昨天睡得晚了点,中午忙完了我再去补个觉的。”小儿子一边抻懒腰一边说,呵欠连连。


“那怎么不多睡会儿?”


“闹钟响了,我知道您差不多该到了,这不就起来了吗?”


老杨点点头,没说话,但心里还是有一丝的欣慰,知道这小子还挺顾及自己的。


“行了,你去洗把脸吧,我先把车推进去,记得把你的胡子刮了。”老杨盯着小儿子脸上的胡茬说,这孩子岁数不大,怎么就不知道注意仪表呢?


“知道啦,爸。”小儿子迷迷糊糊的走了回去。


小儿子的这家饭馆距离老杨的家不远,刚毕业那会儿,小儿子和老杨住在一起,饭馆开张后,小儿子就搬了出去,吃住都在饭馆里了,但是每天晚上营业结束后,他都会回老杨那里一趟看看,老杨要是没睡,爷俩就聊会儿天,大概一个多小时,小儿子就回去接着上那个什么Q,玩那个什么游去了。反正爷俩都觉得相互沟通起来有点难度。老杨还是觉得和老刘头、老罗头说话更有意思。只要小儿子每天都惦记点他,他就心满意足了。



***


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


刚把小三轮车上的菜都提进去,饭馆里的电话响了起来,小儿子赶忙过去拿起话筒来。


“喂,您好。”


“哦,好的好的。”


“中午十二点,四位是吧,好的好的,没问题,给您留着。”


“知道了,没问题,您放心。好的好的,中午见啊。”小儿子挂上电话,听内容也知道是有人打电话订座。小儿子的饭馆生意挺好,有时经常赶上客人太多而没地方的情况,老杨每天中午都在这里吃午饭,自然很清楚。不过老杨不占桌,他总是一个人在饭馆后面的小院里吃,小儿子为他在那里摆了张小桌,供老杨专用。



菜都拿进去后,老杨嘱咐小儿子几句,说自己中午想吃个糖拌西红柿的,然后就打算离开。


小儿子刚点点头,听见自己手机响了,又赶忙拿出手机接听电话。


这是一瞬间的事情,不过老杨还是注意到小儿子的脸上有了一丝的兴奋之情。


小儿子看了一眼老杨,表情略有些尴尬,老杨知道自己应该回避一下,便转身走出饭馆,虽然他对是谁给小儿子打来电话还是有点好奇。


这小子,不会是瞒着自己交了女朋友吧?一个念头涌上老杨的心头。不过他转念又一想,小儿子也二十五了,有女朋友也不稀奇,自己都老了,也别管那么多了。当年大儿子二儿子处女朋友时,老伴就坚决不让自己插手,说那都是孩子的事情,大人别瞎掺和,老杨也就没管,所以现在小儿子如果有了女朋友,老杨自然也不会去管,只会在心中替这个最小的儿子感到高兴,这小子也终于有着落了。


推着小三轮车走出院门前,老杨看看小儿子,那孩子表情有点紧张,又有点高兴,嘴里不停的说着,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不过老杨怎么看怎么觉得那孩子确实像是在和女朋友说话似的,他微微一笑,蹬上小三轮车离开了小儿子的饭馆。



***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昨天和老刘头、老罗头、老李头约好了上午打打麻将,这不,四个人已经坐在桌前打了起来。四个人中,老罗头善谋、老李头善察言观色、老刘头经验丰富、老杨则是运气好,这样的四个人凑成一桌麻将,邻居们都知道场景会很有意思。


老罗头喜听评书,三国演义是他的最爱,他说起里面的谋略来头头是道。此外,他也喜欢看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这些书他看了不知道有多少遍,就差去写一本罗批某书了。生活中,老罗头没有什么显露本事的机会,所以把心思都放在麻将里了。牌桌上,老罗头说话少,总是算计着哪些牌应该出哪些不该出什么的,对输赢反倒是不怎么上心。


老李头这人在牌桌上坐不住,总是四处观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每当别人抓牌出牌时他都要盯着对方的脸看,非要从表情中看出些什么来才行,而且牌桌上别人一说有关牌的话题,他就会竖起耳朵,听听看有什么有用的情报没有。


老刘头此人,拥有丰富的打麻将经验,很久以前便涉足麻将行当,在此地击败对手无数,号称一霸,也因为此,他去老年活动中心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人愿意跟他一桌。老刘头对此倒也不在意,笑嘻嘻的,有时帮其他牌桌上的人出出主意,然后就抽身离去。弄得后来也就是老罗头、老李头和老杨这三个不怎么看重输赢,而是在牌桌上各自找乐趣的人与他凑成一桌。


最后是老杨,老杨打牌没什么特点,抓了好牌高兴,抓了次牌也不在乎,输赢也不放在心上,对他而言,输赢都是运气。老哥儿几个打麻将,就是为了消遣,图个高兴,管它输赢呢!不过他倒也没怎么注意,而其他三人却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这老杨平时虽然输多赢少,但每次胡牌都是大的。即使如老刘头这等麻将神人,看老杨胡牌也只能干瞪眼。


“五筒!”老刘头刚抓牌,根本就没动就又打了出去。此时老罗头低头不语,还是在琢磨自己手中的牌。老李头则看了老刘头几眼,似乎没发现什么,又把目光瞄向了老杨,因为轮到老杨抓牌了。


老杨满不在乎的抓过牌摸了摸,似乎是张红中,翻过来一看,果然是红中,于是他想都没想就把这张牌打了出去。


“碰!”那边坐老杨下家的老罗头还在皱着眉头,这边老李头先发话,把红中拿走了。


“九万!”老李头打牌出去。


“老兄弟,谢谢啊。”老刘头笑嘻嘻的,推倒手中的两张牌,老李头一看,是七万和八万。这时,老刘头手里面就剩一张牌了。


“单听啊,老哥儿几个可注意啦。”老刘头得意洋洋,自己这把距离胜利不远了。


听老刘头这么一说,老罗头的眉头皱的很深了,老李头则开始严密注视老刘头的表情,想猜出他究竟要胡哪张牌,只有老杨,还是乐呵呵的,一点也不在意。


嗯?老杨抓牌,似乎是筒,又似乎是条。翻过来一看,是张九条。


“自摸。”老杨推倒了面前的牌。这动作吓了老哥儿仨一跳,老罗头已经顾不得皱眉了,老李头不再看老刘头,而是把目光对准了老杨的牌,而老刘头似乎还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就差一步了,怎么?老杨却自摸了?


“清一色!”还是老刘头反应快,说了出来。


这下子,牌桌上的老哥儿仨都是一副哭丧着脸,老杨这把又胡的挺大……


“呵呵,对不住,对不住。”老杨一看是好牌,心里乐开了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