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考古] 逸于世外的光翼——论Key作品中的独立赋格及其意义

[ 59233 查看 / 35 回复 ]

回复:【0907决定稿】逸于世外的光翼——论key作品中的独立赋格及其意义

好吧,把鄙人想说的已经被说完了……
额外提一句,造型艺术可不是只有绘画而已呦。雕刻也算

LZ说自己欣赏种种不同的艺术,这很好。但,单凭一个人的肚量,不可能饮尽这世上全部的美酒。爱探索的人常常会表现出都人类一切知识的热爱,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缺乏选择的热爱常常令他们陷入迷惑之中。沉浸于古希腊哲学世界的研究家,往往对“无病呻吟”的当代哲学缺乏兴趣;一个巴赫的爱好者,偏好虔敬纯洁的音乐世界,可能会受不了贝多芬那充满情感的“噪音”;我们可以对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情有独钟,但我们也可以说,只有具有世界性的可以被翻译的诗歌才称的上是好诗。

这并不意味着偏狭和无知,恰恰是自然。正如罗素所说,宁可叫一个学术的死地来复述自己的观点,也不愿叫一个笨蛋来重复自己的意见——后者会自作聪明的把全部精妙的东西改成他所认为的样子,而前者或许会在言语上夹杂着批评,但至少在某些缺点的描述上是客观的。因此,我们不喜欢或者不能欣赏某种艺术(前提是我们对这种艺术有基本的了解),正是对这种艺术乃至全部艺术一种尊重。

我们很难把日本当代的娱乐文化作品(包括漫画,动画,一些电子游戏,也包括一些电影,轻小说等等)看得太深,因为这种文化毕竟是以娱乐大众和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作家总是把实际的销量或是收视率放在第一位——如果不那么做,他甚至会失去在大众面前失去表现的机会。

具体就GAL来说,说的难听点,故事中的种种超然和悲剧并非源于艺术上的需要,而是源于满足广大读者幻想的需要。诚然,对于那些要欣赏艺术的少数读者,通过阅读,他们引动了自己的某种情感,从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可惜的是,更多人不那么想,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冲着H才去观看GAL的。通过把代入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时候不需要),他们收获超现实的快感——现实总是不圆满的,倘若故事过于圆满,读者的白日梦就容易出现裂痕,因此作家们更倾向于写出一些完全超现实的人物,或是制造一些不大不小的悲剧(“像是”现实那样),来让读者们进一步脱离现实,或是混淆现实和幻想,这样他们的白日梦做的会更久一些。于是,厂商赚钱了(作家本人不一定赚许多),读者们得到了一个白日梦和一个面子(正如某个起点中文网编辑所说,故意在作品中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内涵,让读者觉得这本书很深奥,而能读得懂这本书的自己也是真厉害),而艺术之神却只收获了数不清的泡沫。在麻枝的作品中,ONE的瑞佳线和TA都不是很受欢迎,或许就是因为这两个故事只顾全了麻枝型的人发白日梦,却把社会大众的白日梦打了个粉碎的缘故。

好在,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对ACG进行分析。对于真正醉心于学术的人来讲,对一个粗制滥造的杯子进行装饰工作,远远比对一个华丽到无可挑剔的杯子倒水要有意思的多。即使在纵向上缺乏分析的深度,在横向上我们却可以收获许多。例如,在USA的某些组织对一些电子游戏进行了抗议之后,立即就有部分日本人士跳出来希望禁止在同类游戏中出现所有长的像未成年人的角色,为什么会有这样?联系黄金档里的”墨汁“,寒蝉和SD的停播事件,一个答案呼之欲出了——且慢,那些动画中无趣的的”卖萌“甚至”卖肉“为什么没人来管?世事的复杂超过许多人的想象。二次元并不是一片净土,或许真正的净土在人的心中。

再退一步,即使一定要在纵向上深挖,我们也可以找到许多更好的角度。例如,麻枝作品中对青少年心理的描述,或是TM和AB2中的社会描述,等等。日本娱乐文化在心理上是有所成就的,不少作品对人物内心的刻画颇为出彩。在东方文化里,个人的心理又于社会有直接性的联系,以此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不少东西:故事里的,故事外的。

最要避免的,当然就是生拉硬扯(呃,这也是本人的强项……)。西方文论固然很好,但一切文艺批评(也包括对各种商业娱乐的产物)都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否则就会抓不住重点,给人以所谓”过度诠释“的印象。或许在将来有一天,GAL能在艺术殿堂上证明自己——现在肯定不行!

对于终极理念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柏拉图的火焰和太阳早就熄灭了,可人们却惊恐的发现,洞窟上的影子却没有因为光源的消失而消失——即使自由意志让人们可以回过头来,可人们依旧什么也没有发现,充其量是更多的影子而已。这是当代哲学的梦魇和真实,至于物质啊理念啊之类的,因为跟不上物理学的可怕发展速度,日益有沦落为伪命题的迹象。

最后:我居然说了那么多?
本主题由 见习版主 小汀 于 2011/9/13 1:21:26 执行 主题分类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