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ansClub

首页 » - 同人讨论区 - » 文学图书馆 » 论《家族计划》和《水浒传》和家
atamaitai - 2024/5/14 13:34:00
风雨飘摇的大宋年间,黑暗的社会与腐朽的制度,受屈于奸人高俅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不得已离开京城,前往延安去投好友老种经略相公处讨一个营生,路过一个名叫史家村的村落时。因母亲患病,王进投宿史太公门下,结下了一个小伙子,名叫史进。两人一见如故,史进拜王进为师傅,学习枪棒功法。不知不觉三月已过,母病已痊,又兼京城发来通缉,王进不得不走,在分别的门口,史进双膝跪拜,“师傅,我只想着供养您至终身…”王进默默不语,摆摆手,消失在了史家村的一角。师傅离开了,好像带走了些什么,史进是个毛头小伙子,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烦闷了,也只是耍耍枪棒,聊以度日。武艺渐进,却没想到父亲史太公暴病而亡。早年便丧母,而今又年幼丧父。好在还有庄园和村落,还有许许多多认识的农客和庄户,史进在这里还可以安身立命。他想着守护这里,守护他的家,于是他奋起讨伐庄园旁边的贼寇,交战几合,却化干戈为玉帛,年轻的史进有了朋友,与几位兄弟义结金兰。现在的史进,达到了人生的顶点,师傅走了,父亲死了,但他并不会那样的寂寞,因为他还有朋友,还有家人般的庄客和农户。
一份私信,一个奸人,一把大火,命运般的史进离开了这个他成长的家,飘落到了江湖之中,踏上了他那永无止境的寻找师傅的路途中,同时也拉开了梁山泊诸多悲剧的序幕。

以前读水浒的时候都是在闭着眼,直到现在重品才勉强地睁开了些许眼睛。我第一次把史进当成人来看的时候,我被震撼到了,原来放火离家,飘零江湖都时候,他和我一样大啊!

安身立命,安身立命,多么美妙的一个词语。人在世上,大概都要追求这一点吧。希望一个家,希望一个妻子,希望一个孩子,希望一份合适的职业,希望一群友好的朋友,追求这样的东西,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把自己的肉体安置在一个舒服的地方,把自己的内心美满幸福的寄托给一个人,难道这不是每个人的追求吗?世界太大,社会太大,大到我们在之中不知所措,可是人的生活需要空间,需要自己的世界,那么当自己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结合的瞬间-----家,诞生了。
什么是家,我一直认为,家是“自己的世界”,是“可控的世界”。在家里,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这么简单的东西。在那里,人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托付出去。

现在,史进没有了家,那么他该怎么办?
父亲死了,母亲死了,死了就是死了,再也找不回来,可是师傅只是走了,是不是可以去找他呢?

“寻找师傅”这样的念头在史进心中萌生,于是他拒绝了上山做贼的选择,毅然决然地走入了这烟雾缭绕的江湖之中,只是为了找到那位不知所踪的师傅。

史进在水浒传的早期,每一次出场都在寻找师傅,那么他找到了吗?
答案是没有。

世界那么大,师傅又是那么渺小,这般的浪里淘沙,怎么可能有所发现?从崇州,毫州,沧州,史进颠沛流离,江湖啊!你多么浩荡又多么无情!

史进为什么要找师傅?他要找到真的是师傅吗?不是,他要找的并不是师傅,而是一个安身立命立命的场所,他找到是曾经的自己的世界的碎片,他贪念师傅的温暖,留恋师傅的影子,他还是一个孩子。
可是师傅是找不到的,昔人已乘黄鹤去,到哪里去找呢?史进也知道找不到,但他无法停下来,停下来就失去了目标,停下来就会死。

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有一个经典的戏剧《等待戈多》,里面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群人在等待戈多,可是戈多到最后也没有出现。

人们等待戈多,史进寻找师傅,人活着,是一样的命题,一样的荒诞,明知道找不到,剧本里也写着找不到,可是却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结束了。

幸运的是,意义是在等待中创造的,希望是在寻找中发现的,快乐是在活着中捡到的。

人生下来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是生物,而不是器物。
人是人,所以人可以创造意义。

你看,史进不就是在寻找师傅,寻找安身立命的场所中,创造了真正的自己的世界----梁山泊吗?

现在,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要启动家族计划,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为什么迫切的要求一个家,哪怕是虚假的。

因为人需要安身立命,人需要追求,人需要一个希望作为桥梁来构建这歌世界,构建自己的生活,哪怕这个桥梁是假的。

在追求的路上创造,只要活着就不能安于现状,用自己的双腿前进,否则就会死。

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自己希望做到,哪怕做不成也没有关系,因为在一件事的意义不在于这件事情的结果,而在于这件事情的过程。

就好像决定一个人的一辈子,不在于你是怎么死的,而是怎么活着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家族计划》和《水浒传》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