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邪学术】测量感情是没有意义的!!——讨伐好感度测不准定理

[ 33321 查看 / 41 回复 ]

回复:【邪学术】测量感情是没有意义的!!——讨伐好感度测不准定理

KFC的第一场量子辩论终于展开了……
ACG的世界越来越学术化了……此文起点更高,更学术,没有一定量子物理基础,是看得很飘的……

莱普特共和国科学院量子哲学研究中心,则更希望于从“哲学”而不是“技术”的方向推广量子论。从建立若干伪学术思维实验开始,一步一步的引入各种矛盾而暧昧的量子物理观点……

从退相干理论看,“喜欢与不喜欢”是可以看做一个“粗粒历史”。再经过多次重复观察后,可以得出某女生是否喜欢我的结论。但应该注意的是,从好感度数值的“细粒历史”退相干到是否喜欢的“粗粒历史”,中间过程仍然是一个黑盒子。掌握不了这个过程,又如何能控制“细粒历史”退相干到自己所期望的“粗粒历史”呢?

应该注意到,量子物理对不确定性的若干解释,过程上都存在黑盒子。如波函数具体如何塌缩?为什么塌缩成这种形态而不是另一种形态?随意的选择一个本征值又是如何“随意”呢?多世界解释,从波函数被“观察”而“塌缩”的暧昧中走出来,但有带来另外的问题:为何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而不是另一个世界?是什么过程控制了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呢?退相干历史,则把那无数分裂的多世界重新合并为一个,把历史分为“粗粒”与“细粒”,带来的问题是:细粒与粗粒的界限如何划分?观察一个电子的位置算细粒,观察一只猫的运动算粗粒,那么观察两个电子呢?十个电子呢?十的N次方个粒子呢?到多少个粒子的时候算是“粗粒”呢?

由于过程上有黑盒子的存在,不确定性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只是把“不确定”的东西丢进了黑盒子里。这个黑盒子里的过程,究竟是什么过程呢?常用的说法,是“随机过程”。

那么,最终疑问:“机”是什么?随“机”又是随着什么东西呢?

由此陷入了一个永恒的疑问……

比如文中的小妤,虽然在目前看来符合了卡里的发展规划,但卡里又如何保证这是绝对的符合,而不是“概率”上的符合呢?小妤有着如此高的智商,如何担保她不在未来自己弄懂了被培养的一切,暴走变成沙耶反而来改造卡里君呢……


===========================================
另,本人后续回复请见第二页……
最后编辑laputachen 最后编辑于 2007-05-15 08:51:05
本主题由 管理员 深海蓝空 于 2007/5/14 23:23:4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概率与黑盒子,科学与科学主义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九条:

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无论是卡里还是所长小钟,都明显无配偶且不满四十岁。就算有了配偶,《收养法》第十条规定:“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因此,培养研究所收养小妤,让卡里单独在封闭环境中培养小妤,完全是非法行为,是不被社会所承认的行为。孤儿院作为收养机构,不可能不懂《收养法》,在知法违法的情况下,将小妤给培养研究所收养,很难说中间是否牵涉到权钱交易的黑幕,建议公安机关对此立案并展开专项调查。

卡里副所长的讨伐文章的标题“测量感情是没有意义的”讨伐的究竟是什么呢?量子哲学研究中心的伪学术研究《好感度测不准定理与感情量子世界》通篇根本没有表露出“测量感情是有意义的”这种观点,反而这篇文章通过描述好感度测不准定理,表达了测量感情是不可能有明确结果的观点。至于测量感情得出的结果有没有意义,本文并没有表态,反而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读者思考。作者认为,有没有意义,关键在于主观上的认识,读者可以认为得不到真正结果的测量是没有意义的,也可以认为测量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人生的过程。至于体验人生有没有意义,这个答案就需要读者自己去寻找了。

莱普特共和国科学院量子哲学研究中心遗憾的发现,虽然卡里君在技术上在数学上能够较准确的描述量子物理的若干理论观点,但在哲学上仍然没有走出决定论那种“控制世界”的执著。

卡里君在文章结尾说:“卡里从量子力学的多宇宙理论和退相干理论的角度说明了人不应该用各种方法去测量关注对象喜不喜欢自己,程度如何,甚至捏造了一个无理的感情测不准定理进行评估解释,而应该积极性地用自己的智慧去增加关注对象喜欢自己的概率,过程不是重要的,结果才是重要的……烦恼和感伤是愚蠢的,应该积极地用智慧去战胜一切。”

量子哲学研究中心认为,量子物理对不确定性的若干解释,过程上都存在黑盒子。卡里君在前面帖子中解释这个黑盒子时说:
“通通是概率的问题,在矩阵动力学里,矩阵迅速对角化,对角线上的就是概率。”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完全是投骰子的结果,整个过程就是这么简单。”
“我能够发表的是所有随机过程都是一条数学公式,也就是数学是书写自然规律的语言,如随机过程里的泊松过程就是一条公式。”

这样看来,卡里君并没有从本质上剖开这个黑盒子,而无非是像其他解释一样,把“不确定”的东西从其他的黑盒子转移到了“概率”这个黑盒子里。那么,“概率”又是什么呢?从数学上描述概率,描述随机过程,又能代表什么呢?

比如,先不论可行性,假设卡里君发挥他超常的智慧,经过不懈努力把小妤喜欢他的概率从50%提高到了90%,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如果卡里君把这个过程重复100次,从数学期望上看小妤应该有90次都是喜欢卡里君的。关键是,这究竟是“哪90次”呢?是这一次还是下一次?又是什么东西控制了小妤在“这一次”中喜欢卡里,而在“下一次”中就不喜欢卡里呢?在较大的样本空间中,可以近似出一种概率上的分布,但具体到每个样本事件为何发生,为何不发生,这仍然是一个黑盒子。

而在现实中,任何过程都是无法“精确相同”的重复的,卡里君如果发现小妤不喜欢自己,就把她扔掉再去领养一个,就不是同一个过程了。就算是抛硬币,从这一次抛到下一次抛,世界肯定发生了变化,过程也会有微妙的不同。这种在现实中无法严格定义的概率,又能如何精确的指导卡里君的行为呢?

卡里君说:“过程不是重要的,结果才是重要的”,但如果过程本身就没搞清楚,又如何能让过程发展为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呢?卡里君在积极的运用了自己的智慧之后,又如何能确定这就一定能“增加”关注对象喜欢自己的“概率”呢?

1. 数学上的泊松过程或布朗运动,都是描述现实世界的一种“近似”,一定时间内服务中心接到的电话数量近似符合泊松分布,期权价格计算中标的物的价格变化近似符合布朗运动,都是一种统计学上的近似。使用现实中有限个样本,永远无法证明某随机过程就一定精确符合某数学公式。而且就算现在符合一个随机过程,不代表下一个时刻就仍然符合这个随机过程。数据现在是正态分布,不代表下一刻就不会变成指数分布,或各种t分布。因此,不可能有任何数学公式能完美描述小妤喜欢自己的“概率”。何况“培养小妤”的这个过程,根本就无法精确重复,在没有足够大样本的情况下,连“近似”的描述概率都不可行。

2. 由于“细粒历史”是互相干涉的,卡里君如何能从这种互相干涉的关系中,分离出某一种特定行为,能够确定的增加小妤喜欢自己的概率呢?比如卡里文中举了很多培养小妤的例子,卡里君认为这些都增加了小妤喜欢自己的概率,而现实中小妤也确实表现出了对卡里君的依恋。但是,卡里君如何肯定,他的精心培养小妤的行为,就没有种下其他的“隐患”呢?卡里君让小妤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渐渐喜欢上自己,又如何保证小妤在未来接触到了环境之外的东西后,不会突然暴走呢?比如小妤如果到论坛上看到了卡里君发的帖子,明白了一切,聪明的她又会怎么想呢?这样看来,卡里君积极的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模式,培养了多年小妤,究竟是增加了小妤喜欢自己的概率,还是使这种看起来很高的概率,变得更加的脆弱,更加经不起环境变化的考验呢?

莱普特共和国科学院认为,作为一篇严肃认真的“伪学术”研究,就一定要分清楚“科学”与“科学主义”的区别。卡里君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数学概念,让普通读者看得头晕脑胀,进而觉得卡里君的文章深不可测而无以反驳,这样与其说卡里君追求“科学”,不如说是追求“科学主义”。所谓“科学主义”,就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来描述非科学的事物,如占星学等。“科学主义”利用人们迷恋科学、崇尚科学的倾向,向人们展现大量“逻辑客观”的科学研究过程,而追求的,却是与科学相背离的主观追求。卡里君在文中虽然引用了大量的科学术语,但更多的只是一种“借用”,而并没有深究其意义:

“对于意识这种连自己都搞不懂是什么,旁人更加无法凭观测推断出来的东西,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应该全部剪掉割除。”

奥卡姆剃刀原理并不代表任何搞不清楚的东西都能给“剃掉”。意识并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心理学上仍然存在着对意识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也是被广泛公认的。如果因为好感度测不准,就把好感度增加的过程给剃掉,简化为0或1似的喜欢与不喜欢,那么,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意义很难明确的给出,是不是就应该给剃掉,而把人只简化为“死了或活着”的01状态呢?人活着反正都要死,中间的过程也根本不必去考虑了。

意识与好感度,虽然看不透,但仍然是能够影响我们生活的存在。奥卡姆剃刀原理更适用的,应该是多世界解释。假设存在多个世界,那我们能看见其他世界吗?能用仪器测量出其他世界是什么样子吗?我们能控制自己前往其他的世界吗?其他世界发生的事,对我们所在的世界有影响吗?我们能向其他人证明,以上假设是可能发生的吗?其他的世界,是不是就像一条“看不见、摸不着、探测不到、非物质、喷着没有温度、没有亮度的火焰的龙”一样,应该被剃掉呢?

“如果把所有可能的行动列举出来,它们加起来的概率总和肯定不等于1。”

把所有可能的行动列出来,加起来后,再减去它们之间的相干涉部分,概率总和就等于1了。

“要问文章中一些推论的真实程度,我可以是百分之一百来自量子力学多世界理论和退相干理论的推理……”

卡里君为了突出其文章的“科学性”,特别指出他的推论都“百分之一百”的来自真正的量子理论,而不是捏造的。而事实上,量子理论的各种解释,也没有一种是完备的,都有模糊暧昧的地方,量子物理学家都各有分歧。把自己的推理标示为“来自某某有名的科学理论”,更多的只是借用了一个“科学”的幌子,而并没有用自己的推理来说明测量感情具体如何就没有意义,又如何才能有意义。莱普特共和国科学院认为,不需要著名权威与理论,平实的道理自辨其义.

“对方具体的动作因为被无视了,所以把它们代入密度矩阵进行路径积分,通通抵消掉。退相干就这样出来了。”

这一段术语充分体现了卡里副所长的“科学主义”精神。首先,如何精确获取“代入密度矩阵进行路径积分”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的测量,能准确吗?路径积分这种对数据变化敏感的计算,在输入数据不准确时,结果有意义吗?现实世界并不是数学教科书,不会有精心编排好的例题,也没有人能给出那标准答案般完美逻辑的解题过程。

“那个黑盒子其实就是概率……”

这句话就跟“一袋大米中装的都是米粒”一样,没有说明任何问题。黑盒子是概率,那概率又是什么呢?一种数据的分布吗?那为何数据要这样分布,而不是那样分布呢?已知数据这样分布了,那么下一刻这个数据具体会变成多少呢?

“……这些状态的集合只映射到一个二元集合里,二元集合是{喜欢,不喜欢},这个映射是满射,那么状态什么时候出现呢?那其实是概率的问题,当然每个状态的概率是互相干扰的。”

最后举这个例子,卡里君举了一堆数学术语,但最后归结为“那其实是概率的问题”。什么叫“那其实是概率的问题”呢?那就是说这个问题我其实也搞不清楚,反正就是概率问题,反正你们那些没学过《概率论》的读者也搞不懂。你要真跟我论“概率”,我还可以再《概率论》的书上找一堆专业术语来跟你论。概率是什么呢?前面已论述过,概率本质上也是个“黑盒子”,只能从“样本总体”的统计上来论“概率”,而对于“单个事件”的为何发生与不发生,“概率”并没有给出解释。

综上所述,卡里君虽然从因果律的决定论,发展为概率上的决定论,但仍然没有从本质上接受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原理,接受“黑盒子”的存在,而仍然希望,通过主观上的积极努力,来精确的操控事物,比如精心培养小妤,增加喜欢自己的“概率”。卡里君把他的决定论思想,不合适的套上了“概率”的量子外衣,并发扬“科学主义”精神,用大量的科学术语来包装,最后仍然没有走出“操纵”的执著。

最后,卡里君说:“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读懂我的文章OTL,不过我自信当你读懂我的文章后,你就能理解到我文章的深刻了。”

卡里君在文末留给了人们一个“科学”的光环,那就是:我的文章是比较高深的,是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读懂的,而如果你看不懂或不同意我的观点,你很可能是缺少良好的科学素养。有了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正确的”、“深刻的”理解我的文章。

量子哲学研究中心认为,《好感度测不准定理与感情量子世界》讲述的,可以说是一种感情上的“随缘”,不苛求什么,不刻意操纵什么,而接受“缘分”这个黑盒子的存在。而卡里君的《测量感情是没有意义的—讨伐好感度测不准定理》讲述的,可以说是一种感情上的“操纵”,试图通过主观的积极努力,来使对方产生自己所期望的感情。

莱普特共和国国务院在最近召开的第十七次议会上,着重讨论了这两篇文章的意义,最后达成了一个传统、老套而平实的共识,那就是:追求感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不否认主观上的积极努力作用,也不能完全依靠这种作用来操纵对方感情,而也要看“缘分”。总的来说,恋爱的过程,就是体验人生的过程。人生究竟需要体验什么,体验了什么才有意义,则是每个读者都需要独自走过的心理过程。
TOP

回复:【邪学术】测量感情是没有意义的!!——讨伐好感度测不准定理

KFC的第一场量子辩论能火热到这个程度,莱普特共和国科学院的“伪学术”研究也算是有成果了……
作为“伪学术”研究,就一定要比正规学术研究看起来还要“学术”,才能引发起辩论的热潮……。前一页的那篇更加严肃认真的《概率与黑盒子,科学与科学主义》就是本着这样的目的……

“Laputa用量子力学去分析感情,给我的启发是用量子力学的理论也能辅佐loli培养的研究……”

量子力学分析感情,给我的启发是科学存在一个“边界”,有些“黑盒子”并不是靠主观努力就能找到规律而掌握的,测不准定理一定程度上描绘了这个边界。当人们越依赖于科学来精确的控制事物时,这个“边界”的感觉就更加的明显。

卡里君在引入量子力学、引入心理学、数学等越来越多的理论知识到loli培养研究时,并不能说这些理论不能帮助卡里君取得更理想的培养成果,而是更要注意到这个科学的“边界”。引入了再多的理论,拥有了理论再丰富的专家,投入了再多的主观努力,有些黑盒子始终是打不开的,有些过程始终是无法精确控制的。loli暴走就像股市崩盘一样,概率始终存在,用了再多的预防手段,也很难说是否进一步降低了这个概率。loli暴走的问题,可以被描述、预防,并建立相应的善后处理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可靠性,仍然存在着“边界”。另外,每个loli天生仍然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难以被充分测量并用若干“人格分类”所充分表述,心理学理论也无法完备的描述每个“个体”。前文也说过,当卡里君用一种心理学方法培养loli时,这种方法会不会也对loli产生了期望之外的其他影响呢?“一种方法产生相应的影响”这种理论模型,在现实培养中不能被完美实现的。事物都有联系,一种行为,很难说没有影响了其他的什么东西,种下了其他的“隐患”。

莱普特共和国科学院不否认卡里的l培养研究所能够在未来取得成果,并在莱普特共和国未来购买小岛建国以后,愿意为培养研究所提供场所支持。如果卡里君从《好感度测不准定理与感情量子世界》中得到了启示的话,科学院更希望这个启示是“一种竭尽全力后的随缘”,即人需要主观努力,但在努力到一定程度时,引入了更多科学原理时,应该感觉到一个“边界”的存在,从而对努力后出现的坏结果,感到心理上的一种平和与接受。
TOP

回复:【邪学术】测量感情是没有意义的!!——讨伐好感度测不准定理

跟楼上观点差不多。

萝莉也不是都那么可爱,现实中养起来麻烦也多。卡里君对所控的萝莉灵性有一种更加“纯化”的要求,希望把所控的“灵性”用复杂的科学手段精巧的分离并纯化,塑造出各方面都很理想的萝莉出来。这跟二战及战后某些国家搞的“优生学”有相似之处,都希望通过科学手段来控制幼儿发展成为某些期望的性格和能力,结果都不好,现在的“优生学”也不是那时的“优生学”了。貌似X档案还夸张的拍过一集……

咦,居然还搜到了:X档案第一季第10集<Eve>剧情节选:

“……深喉嚨告訴穆德,政府在冷戰時期曾祕密執行過一個名為「利治菲」的優生
學計畫。這個計畫將胎兒的基因作控制,並且在嚴密的監視下成長。男孩
叫做亞當,女孩則叫做夏娃,現在這些男女孩仍活在某個隱密的地方。深
喉嚨主動替兩位探員弄到證件,讓他們能更進一步調查真相。

  穆德與史卡利根據深喉嚨告知的地址,前往亞當與夏娃的成長地會見
夏娃六,在那裡他們拜訪了和肯域醫生長得一樣的夏娃六。夏娃六告訴二
人,所有的夏娃體內均有五十六條染色體,多出的染色體可以讓她們更聰
明、更有力。但是她們同時也遺傳到了自殺的傾向以及嚴重的精神疾病,
目前所有的夏娃只剩下了她以及多年前逃走的夏娃七和夏娃八。

  穆德與史卡利返回加州,徹夜監視雷登家以防止仙蒂的失蹤。穆德認
為肯域醫生在醫院裡繼續利治菲計畫,不斷的替自己無性繁殖,婷娜和仙
蒂就是其中兩個。他推測可能是肯域醫生和夏娃中的一人聯手殺了兩位女
孩的父親,這可以解釋為何兩件命案幾乎同時發生。此時史卡利發現雷登
家有異狀,兩人趕緊前往察看,發現肯域醫生企圖綁走仙蒂。兩名探員企
圖阻止,但肯域以仙蒂為人質,成功的帶著仙蒂離開。

  肯域將仙蒂帶回汽車旅館,安排她和婷娜見面,兩位女孩似乎對自己
的身世早有了解。肯域告訴她們,亞當和夏娃有殺人的傾向,必須用藥物
控制才可正常的成長,而她努力了多年已經找出控制的方法。肯域想改變
兩位女孩的狀況,但是她們偷偷地在肯域的飲料中加入洋地黃,毒死了她。

  穆德與史卡利接獲旅館主人的通報,得知肯域和仙蒂的位置並前往察
看,卻正巧發現肯域的屍體。兩位女孩告訴探員,肯域及另一位長得一模
一樣的女人在飲料中下毒,要讓四個人全部自殺。穆德與史卡利相信女孩
們的話,認為另一個夏娃目前在逃,因此下令追捕,並將兩位女孩帶在身
邊保護。不料兩位女孩趁探員們不注意之時在飲料中下毒,企圖毒死他們。

  穆德發現女孩們動的手腳後警告史卡利,兩人打算不動聲色將女孩送
回車上,卻發現她們早已不知去向。費了一番工夫後,穆德與史卡利最後
終於找到了婷娜和仙蒂。兩位女孩被帶到了利治菲的實驗所,編號夏娃九
和夏娃十,並由失蹤多年的夏娃八負責照顧,從此接受政府單位嚴密的監
視及控制。”

剧中,貌似美国政府也进行过类似于Loli培养研究所的封闭养成计划,但被高智商的Loli设法逃走了,还杀了几个人……

个人认为,培养Loli的某些性格还相对安全,培养高智商的Loli则绝对是危险之举。毕竟,没有人喜欢自己被某“科学计划”精确培养,这些聪明的Loli明白后,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装得非常乖巧,设法找到系统漏洞后逃出,也有可能虐杀所员(妖精的旋律)……

最后,未“纯化”的天然萝莉也是可爱的,虽然她们也有耍脾气闹情绪的时候,但这样才是一个“真实”的萝莉,一个纯粹的萝莉,一个高尚的萝莉,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萝莉,一个有利于人民利益的萝莉(被pia飞)……
TOP

回复:【邪学术】测量感情是没有意义的!!——讨伐好感度测不准定理

《洛丽塔》对这种心理的产生和状态,有超越一般萌文学作品的精准描写……
虽然此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XE(太XE的话也会被和谐掉),但某些心理描写确实是非常到位的……
TOP

回复: 【邪学术】测量感情是没有意义的!!——讨伐好感度测不准定理

莱普特共和国国务院对Loli培养研究所的宣战召开了紧急议会,莱普特总统发言说:

“这是一次机会啊!一次让更多人了解莱普特共和国的绝好机会!各部门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为在世界范围内宣扬‘自由、浪漫、诡异’的共和国精神而努力工作!”

顿时,莱普特共和国的各部门都被动员起来了!

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马上发布了共和国的国家介绍:

“莱普特共和国是一个概念性国家,或者说,是各种诡异概念的集合。莱普特共和国并没有确定的地理国界,她漂浮于外层空间,只呈现出空旷的框架轮廓,轮廓之中不时能看见一些内容实体,但实体并不确定,每次见到都可能不一样。莱普特共和国的国家信条是“这里没有边界 There is no boundary”,着重体现不断追求观念拓展与底层探索的国家精神。国家日常事务由国务院管理,其核心机构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负责定义与引导国家精神,以及策划制作所有相关出版物(其中包括官方网站第一版laputachen.com和年度作品《意识流》)。”

来参战的lolicon们!莱普特共和国欢迎你们的到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你们开始战斗前,为何不先深入了解一下你们的敌人呢?来来来,都里面请,不如先尝试一下最新发布的《意识流》中篇测试版?感受一下你们的敌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思想?

另外,共和国卫队也将展开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展示其最新研发的先进制式武器:

最后编辑laputachen 最后编辑于 2007-05-16 20:59:50
TOP